Google 翻譯語系切換

切換帳號

  • 校首頁
  • 回首頁
  • 登入
  • EN
Responsive image
  • 登入
  • 校首頁
  • 回首頁
  • EN
Previous Next
Previous Next
Previous Next

編輯 網站地圖

模組設定 (mod_99)
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活動回顧
  • 李孔文專業競賽獎勵
  • 相關法規
  • 檔案下載
  • 親愛的校友們/活動照片
  • 菁英校友
    • 第一屆
    • 第二屆
  • 傑出校友
    • 第六屆
    • 第七屆
  • 中心成員
  • 校友服務
  • 各系系友專區連結
  • 校友服務中心活動相關影片
  • 嶺東校友專訪
    • 校友專訪:廖月照 董事長
    • 校友專訪:楊俊湧校友

編輯 麵包屑

loading ...
  1. 首頁
  2. 嶺東校友專訪
  3. 校友專訪:楊俊湧校友

編輯 文件

loading ...

模組設定 (mod_238)

loading ...

校友專訪:楊俊湧校友

嶺東科技大學 校友專訪:楊俊湧校友

專訪撰稿:曾紹玫114/07/03

楊俊湧校友的創業歷程分享             

校友姓名:楊俊湧

現任職務:暢神影像有限公司負責人        

畢業科系:數位媒體設計系進修部四技

畢業年度:105

座右銘:求知若飢,虛心若愚。  

  553fc33c0f80f15b0afe1f5c85391f25.png      1b713301ad63a1c8f41e4023085e1bb9.jpg

一、楊俊湧校友的生涯歷程與背景

楊俊湧校友從軍旅生涯起步,當兵時的志願役經歷養成了紀律與堅定的態度,退伍後才開始接觸動畫與影像領域。因為不想讓人生局限在軍中。在軍中服役11年後(當時30歲的他)選擇離開部隊。起初求職碰上瓶頸,投出數百份履歷都石沉大海,許多公司對將近30歲、缺乏業界經驗的新人興趣不高。所幸他獲得「首羿國際股份有限公司」錄用,擔任業務助理,開啟了職場生涯。

在「首羿國際股份有限公司」工作期間,楊後湧憑籍軍中學得的通信專長大顯身手,努力工作學習累積專業實務經驗,憑藉工作上表現迅速躍升為創意總監。

起初以為自己喜歡繪畫,進而嘗試動畫設計,卻因缺乏基礎與技術而數度受挫。為了提升技能,他選擇回到學校進修,進入嶺東科技大學就讀數位媒體設計學系。求學期間他主動爭取實習與專案經驗,逐步累積作品與人脈,最終選擇自行創業,成立「暢神影像有限公司」,專注於影像技術整合服務。

他的人生歷程展現出自我摸索、從錯誤中成長、以實務導向為中心的精神。他並不急於創業,而是在充分理解自己優勢與市場需求後,逐步建立起個人品牌與團隊。楊俊湧校友的創業歷程可謂厚積薄發,老派踏實。軍中所學、職場所歷以及嶺東科技大學再進修,都成為他創業養分。

二、創業觀點與建議

楊俊湧校友強調「緩創業、深耕實力」的老派精神。強調創業並非一時衝動,而是需要時間醞釀與腳踏實地。他提出幾個關鍵觀點:

職場歷練與養分:

楊俊湧校友認為初入社會應把每間公司都當作學習養分的來源。年輕人應抱持正確態度,主動爭取磨練,不要計較「只拿一份薪水為何做那麼多事」。相反地,願意多做多學,日後會發現所累積的技能終有用武之地。

現場經驗跟學歷一樣重要,他鼓勵建議學生勇於投入現場工作,不要怕從基層做起,實務經驗與作品集更能說服未來的合作夥伴或客戶。

創業前提與市場分析:

楊俊湧校友分享,創業前須先累積足夠實力與知識。創業要等機會來敲門,而不是刻意去開門:他認為創業應來自市場需求與能力的累積,而非年輕時的盲目熱情。當你在一個領域經驗豐富,就能辨識該領域真正的市場需求、產品機會和利潤空間。他建議創業前要進行嚴謹的市場評估:確定市場規模足以養活自己的事業,且避開過度飽和的紅海市場。他比喻說:「如果這條街上大家都在賣紅豆餅,而你也學會了做紅豆餅,那還要不要在同一條街開一家紅豆餅店?」強調競爭者眾多時不宜貿然投入。同時,他提醒建議創業者需先思考自身目標與生活品質。

差異化與顧客價值:

楊俊湧校友強調創業要找出自身優勢,提供對手無法比擬的價值。他深知自己若與淘寶、蝦皮等大型電商拚價格,必然處於劣勢,因此避開純比價市場。取而代之的是強化服務和便利性,讓客戶「買方便,而非單純買產品」。與人合作是關鍵:他坦承自己不擅長管理帳務與財務,因而選擇與具備此能力的夥伴合作,彼此互補長短。

結論:

總而言之,他建議創業者在切入市場前找出自身能滿足客戶的獨特價值,並以誠信合法的態度經營,才能提高創業成功率。創業是「解決問題的連續賽」:從技術選擇、客戶溝通到資源整合,每一環都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挑戰。

未來有意創業的學弟妹,在創業前要先成為熟悉市場生態和具備多元技能的專才,再挑對市場和客群切入,以服務與品質勝出而非價格戰。同時心態上務實穩健,量入為出,不盲目追求快速擴張,這正是「老派創業」腳踏實地、以實力和口碑累積事業的精神所在。

三、以人生經驗,分享一段話給在校學弟妹

建立完整作品集:強調作品集即是履歷,重視專案導向成果。

練習溝通與簡報技巧:常態練習簡報與表達能力。

接受失敗與修正:以自身經歷鼓勵學生勇敢面對挫折。

多領域接觸、找出適性:探索動畫、影像、互動等多方向。

投入比專精更重要:動手實作遠勝於紙上談兵。

校友專訪:楊俊湧校友

嶺東科技大學 校友專訪:楊俊湧校友

專訪撰稿:曾紹玫114/07/03

楊俊湧校友的創業歷程分享             

校友姓名:楊俊湧

現任職務:暢神影像有限公司負責人        

畢業科系:數位媒體設計系進修部四技

畢業年度:105

座右銘:求知若飢,虛心若愚。  

  553fc33c0f80f15b0afe1f5c85391f25.png      1b713301ad63a1c8f41e4023085e1bb9.jpg

一、楊俊湧校友的生涯歷程與背景

楊俊湧校友從軍旅生涯起步,當兵時的志願役經歷養成了紀律與堅定的態度,退伍後才開始接觸動畫與影像領域。因為不想讓人生局限在軍中。在軍中服役11年後(當時30歲的他)選擇離開部隊。起初求職碰上瓶頸,投出數百份履歷都石沉大海,許多公司對將近30歲、缺乏業界經驗的新人興趣不高。所幸他獲得「首羿國際股份有限公司」錄用,擔任業務助理,開啟了職場生涯。

在「首羿國際股份有限公司」工作期間,楊後湧憑籍軍中學得的通信專長大顯身手,努力工作學習累積專業實務經驗,憑藉工作上表現迅速躍升為創意總監。

起初以為自己喜歡繪畫,進而嘗試動畫設計,卻因缺乏基礎與技術而數度受挫。為了提升技能,他選擇回到學校進修,進入嶺東科技大學就讀數位媒體設計學系。求學期間他主動爭取實習與專案經驗,逐步累積作品與人脈,最終選擇自行創業,成立「暢神影像有限公司」,專注於影像技術整合服務。

他的人生歷程展現出自我摸索、從錯誤中成長、以實務導向為中心的精神。他並不急於創業,而是在充分理解自己優勢與市場需求後,逐步建立起個人品牌與團隊。楊俊湧校友的創業歷程可謂厚積薄發,老派踏實。軍中所學、職場所歷以及嶺東科技大學再進修,都成為他創業養分。

二、創業觀點與建議

楊俊湧校友強調「緩創業、深耕實力」的老派精神。強調創業並非一時衝動,而是需要時間醞釀與腳踏實地。他提出幾個關鍵觀點:

職場歷練與養分:

楊俊湧校友認為初入社會應把每間公司都當作學習養分的來源。年輕人應抱持正確態度,主動爭取磨練,不要計較「只拿一份薪水為何做那麼多事」。相反地,願意多做多學,日後會發現所累積的技能終有用武之地。

現場經驗跟學歷一樣重要,他鼓勵建議學生勇於投入現場工作,不要怕從基層做起,實務經驗與作品集更能說服未來的合作夥伴或客戶。

創業前提與市場分析:

楊俊湧校友分享,創業前須先累積足夠實力與知識。創業要等機會來敲門,而不是刻意去開門:他認為創業應來自市場需求與能力的累積,而非年輕時的盲目熱情。當你在一個領域經驗豐富,就能辨識該領域真正的市場需求、產品機會和利潤空間。他建議創業前要進行嚴謹的市場評估:確定市場規模足以養活自己的事業,且避開過度飽和的紅海市場。他比喻說:「如果這條街上大家都在賣紅豆餅,而你也學會了做紅豆餅,那還要不要在同一條街開一家紅豆餅店?」強調競爭者眾多時不宜貿然投入。同時,他提醒建議創業者需先思考自身目標與生活品質。

差異化與顧客價值:

楊俊湧校友強調創業要找出自身優勢,提供對手無法比擬的價值。他深知自己若與淘寶、蝦皮等大型電商拚價格,必然處於劣勢,因此避開純比價市場。取而代之的是強化服務和便利性,讓客戶「買方便,而非單純買產品」。與人合作是關鍵:他坦承自己不擅長管理帳務與財務,因而選擇與具備此能力的夥伴合作,彼此互補長短。

結論:

總而言之,他建議創業者在切入市場前找出自身能滿足客戶的獨特價值,並以誠信合法的態度經營,才能提高創業成功率。創業是「解決問題的連續賽」:從技術選擇、客戶溝通到資源整合,每一環都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挑戰。

未來有意創業的學弟妹,在創業前要先成為熟悉市場生態和具備多元技能的專才,再挑對市場和客群切入,以服務與品質勝出而非價格戰。同時心態上務實穩健,量入為出,不盲目追求快速擴張,這正是「老派創業」腳踏實地、以實力和口碑累積事業的精神所在。

三、以人生經驗,分享一段話給在校學弟妹

建立完整作品集:強調作品集即是履歷,重視專案導向成果。

練習溝通與簡報技巧:常態練習簡報與表達能力。

接受失敗與修正:以自身經歷鼓勵學生勇敢面對挫折。

多領域接觸、找出適性:探索動畫、影像、互動等多方向。

投入比專精更重要:動手實作遠勝於紙上談兵。
附件:
  • 楊俊湧校友專訪-分享創業歷程.pdf (225.6 KB)
產學合作處校友服務中心/連絡電話:(04)2389-2088分機1772
Alumni Services Center Ling Tung University
Tel:886-4-23892088 ext.1772 / E-mail:ltu1482@teamail.ltu.edu.tw
Address:No.1, Ling tung Rd., Taichung, Taiwan, R.O.C